刷新页面 加入收藏夹

高层建筑消防救生装置总体设计及圆锥齿轮减速器设计(设计说明书+cad图纸+开题报告+三维效果图)

图片展示附件预览 2015-09-22 文件列表浏览 下载 收藏已收藏 报告错误 手机访问 [复制链接]

高层建筑消防救生装置总体设计及圆锥齿轮减速器设计(设计说明书+cad图纸+开题报告+三维效果图)

消防救生装置总体示意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地资源的稀贵,高楼(一般指七层以上高度的建筑物)的发展极为迅速,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火灾事故数量也不断攀升,更要紧的是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1],消防救援工作难度跟着急剧增加,特别是其中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更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一个综合性良好的解决方法。这是因为高楼失火后,高楼内部楼道往往被大火和浓烟封堵,难以进入,消防救援主要靠在高楼外面进行,而目前消防部门通常用于灭火的主要装备如消防水罐车等其灭火喷射高度十分有限,对高楼层的火灾则鞭长莫及,而且还不能直接立即实施救援中的救生项目[2]。相对有效地救援主要是通过云梯消防车、带有登高平台或举高的消防车等大型车载攀升或攀扶设备将人员及或器材送达所需高度实施消防救援,但这些设备绝大多数最高也只能伸展至53米,相当于约十五层楼的高度,而就是这样的消防装备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也还都不是具备的.因为随着举升高度的增加其设备成本急剧上升,许多城市难以承受[3]。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云梯车为荷兰生产的110米,但也只能达到约三十几层高的高度,而其价格却极为昂贵,目前我国仅杭州市进口了一台,但由于这类消防车超大的重量及体积,其通过性、机动性、灵活性、高位负重能力、营救效率速度及对地面支承环境的适应性等都较差,特别是其极其高昂的价格,显然在未来很长时期之内,中小城市是无法普及的,更致命的是当楼层高度超过其使用高度时无法使用,只能“望楼兴叹”,而现在城市中二、三十层以上高度的高楼已越来越多[3]。
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和检验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消防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这是现代化都市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再次给世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因此,能“更高”、“更强”、“更时“更普及”地解决高层建筑消防救生与灭火显而易见将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消防部门急需一种全新的高层建筑消防救生装置,能够基本不受建筑高度限制,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消防救生(也可适当附带灭火)的难题。而且设备结构还要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实施简便易行,廉价、快捷,特别易于普及使用[6]。

由于绳索反扣骑跨住整个高楼,即把该整个高楼作为救援索道在高楼高处空中的另一“挂靠物”和“支撑点”,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一直未解决好的如何在高楼高处空中寻找稳定、安全可靠的“挂靠物”或“支撑点”等关键性难题,特别是同时采用了独特的绳索按承载能力分段顺序递增并逐段连接接力不断增强技术,并以其楼顶面作为绳索的“滑动支撑面”,使绳索由“最细”的第1段接力直至过渡转换到“最粗”其承载能力达到满足救援现场所需的最后一段..第N段绳索;正是因为采用了逐段接力过渡,才可以容许第1段绳索承载能力很孝很细(意味着很轻),从而也才可以自然地采用负重很孝仅仅只需携送第1段一段轻的“细”绳,因而动力飞行器价格可以更低廉也随之更安全。由此特别是将上述几种新技术的同时综合运用使本技术方案突破了人们容易出现的思维定势和偏见,较好地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明显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一些大的缺陷或不足,解决了一系列主要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有些是预料不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 1.由于采用绳索反扣住大楼,绳索的“挂靠物”不是某个牢靠性难以判定的“点”,而是整个高楼,彻底解决了如何寻找救援绳索在空中的另一“支点”难题和“挂靠物”是否牢靠的难题,安全性得到了完全彻底的保障;2.它不需要大楼各处或待救援点附近必须有可挂靠物,即对无明显挂靠物或即使有但挂靠物牢靠与否现场难以判定的高楼同样有效,更不需要大楼自带或预先安装好的任何装置或机构;3.它瞄准的不是挂靠物的“点”,而只是救援点竖直线的楼顶上空,即它把对准“点”,变成了对准“线”,且对准的不是挂靠物的“点”(挂靠物往往偏离救援点)而是直接的救援点所在的“线”,即只需对准救助点竖直线上的楼顶上空抛脱放绳到楼两面即可,而且这其中许多种动力飞行器飞行方向还可控制,这自然更加自由和可控,定位准确率大大提高,进行定点救援更加容易、更加精准、快速、便利;4.绳索是按承载能力分段并逐段递增进行连接接力拖拽过渡转换来不断增加后续绳索的承载能力,故第1段绳索可以很细很轻,也正因为第一段绳索可以很细,也就自然可以采用负重很有限的小型动力携绳飞行器,从而价格可以很低、易普及且安全性也随之跟着提高,而最后一段的第N段绳索又可以按需要过渡到很粗、承载能力很大,理论上没有限制,可以完全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无需按现有技术那样需先试试强度可靠与否再决定一人先上去重新设法挂靠固定牢实等的多次周折,而可以直接多人及或重器材同时往复升降,其安全性得到了完全保障,大大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5.即使楼很高,绳索需很长,但因是分段接力,第1段绳索因可不载人而仍然可以选的很细,重量自然不会增加太多,也即飞行器负重不会增加太多,加之还可以使用上述负重能力相对更强的许多种动力飞行器,其救援高度可以比以压缩空气或弹簧力等作为发射动力的更高,不会出现因楼太高而无法实施救援的可能,真正做到完全不受高楼高度的限制;6.因只需一次就能成功,避免了上述现有技术在多种情况下因重复发射、操作而导致的宝贵的营救时间的大量浪费,这在火场救援也是极其重要的;7.不会造成因向挂靠点高速发射抛射物而造成窗、门内人员可能的二次伤害。

图中1.第1段绳索,2.绳团,3.骨架卷筒,4.小降落伞, 5.动力飞行器, 6.某一牵引装置,7.绳筒,8.第N段绳索,9.卷盘,10.定滑轮部件,11.定滑轮,12.升降绳索,13.轮架。
高楼需救援时(也包括与高楼有关的非火灾的升降救援,如高楼解困、救生、反恐等),可由机动车辆装载本救援装置到达现场,其中救援装置的车辆运载采用公知的技术(显然如采用能载人的动力飞行器5时也可直接驾驶并携带其中的第1段绳索1等到达现场);
采用公知的可携绳的动力飞行器5(大都已商品化)与技术以及采用公知的携绳与抛脱绳技术;可携绳的动力飞行器5可以是载人动力散伞翼机或无人遥控的;可以是载人直升机也可以是无人遥控或线控的;可以是动力抛绳器、火箭包括可遥控或线控的且其动力可以是压缩空气或火药或燃料式。
所述绳索包括升降绳索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非金属的,绳结构上可以是单股或多股的丝绳,如各种钢丝绳、各种化纤绳、塑料绳、棉麻绳,如尼龙、锦纶、氨纶、丙纶、白棕等丝绳或它们之间的混合丝绳,结构上也可以是金属链条或金属环链。
将救援现场需使用的各段绳索先按第1段绳索1、第2段绳索、第3段绳索……第N.1段绳索、第N段绳索8顺序依次排列,其承载能力拉的承载能力,依次顺序递增,其中第N段是各绳段中承载能力最大、自然也是满足救援现场使用的最后一段绳索。
为节省火场救援时间,其中第1段绳索1最好事先根据抛投方式绕成一个绳团2或分绕成两个绳团,并最好绕在骨架卷筒3上,以便于携带或抛脱或放绳,且其需抛投的绳团或所绕的骨架卷筒3上还可附带连接小降落伞4(可采用公知的简单连接方法如直接绑扎或勾住并适当折叠等即可,如类似市售的带小降落伞的爆竹那种),当空中抛绳时由其自行打开减速,以防止砸伤地面人员,使之更安全。同样,为节省救援现场时间,其余各绳段最好也能在被牵引前事先按第2段、第3段、第4段……第N.1段、第N段顺次相接连接好,并最好也整齐地卷绕在可自由放绳的绳筒7上,附图中的某一牵引装置6特指牵引装置不一定是用同一台的,也即可以使用不同的牵引装置。
先由动力飞行器5携带并抛脱相对后续各段绳索承载能力最小的第1段绳索1,抛脱可以这样进行,按上述方法所述将第1段绳索1分别卷绕成两个绳团并一同携带在动力飞行器5上,在飞到高楼顶一侧墙上空附近时先人工或遥控或线控向地面抛下其中一绳团,然后在飞跨过高楼顶面到达另一墙侧上空附近时再向地面人工或遥控或线控抛下另一绳团并同时使绳索与动力飞行器5一并分离(抛脱的同时可自然地一并使第1段绳索1与动力飞行器5分离),使第1段绳索1呈类似倒U形反扣骑跨在高楼顶面及两墙侧至楼的下面;当然也可将第1段绳索1卷绕成一个绳团2并将其一端固定在下面,由携绳动力飞行器5边携带该绳团2边使其自由放绳,待飞跨过高楼顶到到达高楼另一墙侧上空附近后再人工或遥控或线控向地面抛下因自由放绳而余下的该绳团或不抛脱下而直接随动力飞行器5继续飞行并继续自由放绳直至与动力飞行器5一同降落至地面,当然也可改该绳团2放在楼下面并自由放线而由动力飞行器5仅拖拽着绳一端飞跨过楼顶至降落,,地面上的绳团2则自由放绳,其间飞行方向如可遥控或线控则更好。
显然,为后续救援时能比较接近救援点,便于缘绳索救援,上述中动力飞行器5在抛脱绳或发射绳时,应尽可能对准待救援点所在位置的竖直线。

减速器装配图A0

减速器装配图A0

圆柱齿轮零件图

圆柱齿轮零件图

低速轴零件图

低速轴零件图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评论及评价 如果您已下载,请选择星级评价并提交评论
立即下载 收藏 已收藏
作品编号:7355
文件大小:2.64MB
下载积分:200
文件统计:doc文件3个,dwg文件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