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刷新页面 加入收藏夹

阳泉三矿1.5Mta新井设计含5张CAD图

图片展示附件预览 2025-03-10 文件列表浏览 下载 收藏已收藏 报告错误 手机访问 [复制链接]

阳泉三矿1.5Mta新井设计含5张CAD图

采煤方法图

目录

一般部分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
1.1矿区概述1
1.1.1矿区地理位置1
1.1.2矿区气候条件1
1.1.3矿区水文条件1
1.2井田地质特征4
1.2.1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4
1.2.2井田煤系地层4
1.2.3井田地质构造7
1.2.4井田水文地质特征9
1.3煤层特征10
1.3.1煤层埋藏条件10
1.3.2煤层围岩性质10
1.3.3煤的特征13
1.3.4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14
2井田境界和储量18
2.1井田境界18
2.1.1井田范围18
2.1.2开采界限18
2.1.3井田尺寸18
2.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8
2.2.1储量计算基础18
2.2.2井田地质勘探19
2.2.3工业储量计算19
2.3矿井可采储量21
2.3.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21
2.3.2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21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3
3.1矿井工作制度23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3
3.2.1确定依据23
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3
3.2.3矿井服务年限23
3.2.4井型校核24
4井田开拓25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25
4.1.1井筒的确定25
4.1.2工业广场的位置27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盘区划分27
4.1.4主要开拓巷道27
4.1.5方案比较28
4.2矿井基本巷道35
4.2.1井筒35
4.2.2井底车场38
4.2.3矿井主要开拓巷道40
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43
5.1煤层地质特征43
5.1.1带区位置43
5.1.2带区煤层特征43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43
5.1.4水文地质43
5.1.5地质构造43
5.1.6地表情况44
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44
5.2.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44
5.2.2带区巷道布置44
5.2.3带区生产系统45
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49
5.2.5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区采出率49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50
6采煤方法51
6.1采煤工艺方式51
6.1.1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51
6.1.2确定采煤工艺方式51
6.1.3回采工作面参数52
6.1.4采煤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53
6.1.5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56
6.1.6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59
6.1.7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60
6.1.8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61
6.2回采巷道布置63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63
6.2.2回采工作面支护参数63
7井下运输66
7.1概述66
7.1.1井下运输原始数据66
7.1.2井下运输系统66
7.2煤炭运输方式和设备的选择68
7.2.1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68
7.2.2带区煤炭运输设备选型及验算68
7.2.3运输大巷设备选择68
7.3辅助运输方式和设备选择70
7.3.1辅助运输方式选择70
7.3.2辅助运输设备选择70
8矿井提升73
8.1矿井提升概述73
8.2主副井提升73
8.2.1主井提升73
8.2.2副井提升74
9矿井通风与安全76
9.1矿井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76
9.1.1矿井地质概况76
9.1.2开拓方式76
9.1.3开采方法76
9.1.4变电所、充电硐室、火药库76
9.1.5工作制、人数76
9.2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77
9.2.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77
9.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77
9.2.3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的选择77
9.2.4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78
9.2.5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79
9.3矿井风量计算80
9.3.1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80
9.3.2备用面需风量的计算81
9.3.3掘进工作面需风量81
9.3.4硐室需风量83
9.3.5其它巷道所需风量83
9.3.6矿井总风量计算83
9.3.7风量分配83
9.4矿井通风阻力计算84
9.4.1容易和困难时期矿井最大阻力路线确定84
9.4.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85
9.4.3矿井通风总阻力90
9.4.4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积孔计算90
9.5选择矿井通风设备91
9.5.1选择主要通风机91
9.5.2电动机选型94
9.6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94
9.6.1瓦斯管理措施94
9.6.2煤尘的防治95
9.6.3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95
9.6.4防水措施95
10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96
参考文献98
致谢99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矿区地理位置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矿位于阳泉市西部,行政区划分隶属阳泉市管辖。距阳泉市中心7.5km,东部以蒙村河为界与四矿井田相邻,西部与新景矿井田相邻,北部与一矿井田相邻。南部以桃河洪水位线为界与二矿井田隔河相望。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12″~113°30′29″,北纬37°52′21″~37°55′40″。
井田位于太行山北段西侧的刘备山的南麓低中山区。井田地形复杂,沟谷纵横。矿区内地势为西北高、东部及南部低,最高点为井田西北部山顶,海拔1238.2m,最低点为井田东南部桃河河床,海拔751.0m,相对高差487.2m。
本矿区交通便利,发达。石(家庄)~太(原)铁路和太(原)~阳(泉)公路位于井田南部沿桃河横穿阳泉矿区,石太铁路西至太原与南北同浦铁路接轨,东达石家庄与京广铁路接轨。三矿有铁路专用线在石卜咀编组站与石太铁路接轨。煤炭可运销全国各地。区内的各主要河谷,如芦湖沟、马家坡沟、蒙村沟等均有简易公路通行,交通甚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

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阳泉三矿开拓平面图

阳泉三矿开拓平面图

目录

目录

设计所包含文件

设计所包含文件

说明书前三页

说明书前三页

阳泉三矿开拓剖面图

阳泉三矿开拓剖面图

字数

字数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评论及评价 如果您已下载,请选择星级评价并提交评论
    loading